国家公务员网 地方站:
您的当前位置: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>> 时政要闻 >> 时政资料

2019两会热点话题:文艺市场不能只认“数据为王”

发布:2019-03-12 20:35:35 字号: | |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
  背景介绍
  2019年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张颐武提出,当前文化市场存在“数据迷恋症”,要避免文艺市场扭曲,不可“数据为王”
  2019年1月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布,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基本建成并开通试运行。该系统可以反映影视节目、各个时段的收视情况,被看做未来的“官方收视率”。让收视数据成为公共数据,此举被视为根治影视数据造假的重要一步。
  公考解读
  中国文化市场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,催生了一批龙头企业和经典作品,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大量的从业者也从中受益。在看到成绩的同时,也要解决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。比如,“迷恋数据”、“收视率造假”等问题。
  [原因]
  流量与利益密不可分。“唯流量”,往往是内容生产者、平台、粉丝等各方推波助澜的结果。以平台方为例,随着影视剧发行模式的改变,视频网站的影响力越来越大;排行榜、点击量等营造出的“流量繁荣”,事关市场占有率、广告收入等红利。又比如一些所谓的“流量明星”“爆款IP”,雇水军、刷热搜、炒话题,目的也在于获得高价片酬、赚取热钱快钱。从日前宣判的全国首例视频网站刷流量案来看,分工合作、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流量造假的行为,背后已经形成完整利益链。
  从根源上讲,流量至上背后的真正推手,是无限膨胀的消费主义对整个社会生产环节的符号化过程。消费主义时代,人们往往沉迷于符号价值的实现,而忽略事物本身的存在价值。流量崇拜的各个环节,也都作为商品被消费、被符号化,在日益膨胀的商业逻辑下,究竟演员演技如何、产品品质怎样甚至已经不再重要。
  [对数据的辩证分析]
  衡量作品的传播效果,离不开必要的数据。从电视节目的收视率,到电影市场的票房数,再到网络内容的点击量……相关统计数字,为内容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评价标尺,也有助于用户降低甄别和筛选的成本。尤其是在互联网的语境中,流量指标往往更加重要。
  然而,一旦“流量大于一切”成为突出倾向,难免会带来唯点击量、唯播放量的浮躁风气,甚至误导一些人为牟利而弄虚作假。在这种背景下,内容生产者为获取流量、迎合市场,违背创作规律和初心,容易导致格调不高、低俗媚俗的作品充斥网络;流量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,也让市场出现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现象。
  [对策措施]
  一是有关部门应进一步介入“虚假数据流量”的管理和规范。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,切实规范互联网市场,对于“造假者”们,要严惩重罚,打到痛处,毫不手软。刹止毫无营养的“眼球经济”,引导大众追求更深层次的“价值经济”上来。
  二是要建立更多评估和判断的机制。在若干个参照的系统里,这些数据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,但不可是唯一指标。从对流量的盲目崇拜中走出来,把以品质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树起来。
  资料来源:
  光明网:数据造假远非流量崇拜那么简单
 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:破除“唯流量”的行业顽疾

点击分享此信息:
没有了   |   下一篇 »
RSS Tags
返回网页顶部
CopyRight 2019 http://www.hnsgwy.org/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3291号-1
(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)XML